合作化南路社区:“窗帘之约”为特殊老年群体撑起“安全伞”
来源: 2025-07-23 09:10:35 责编: 王霞

在合肥市蜀山区稻香村街道合作化南路社区,清晨的阳光穿过窗户时,网格员张大姐已开始了一天的巡查。她抬头望向三楼王大爷家的窗户——窗帘如常拉开,这个无声的信号,正是社区“窗帘之约”的生动诠释。作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超17%的老龄化社区,合作化南路社区以“窗帘之约”为纽带,将细微关怀融入日常,为特殊老年群体撑起“安全伞”。

3f8e454c7f6222a5f7f0bea7b675c2e

“窗帘之约”的推行,源于社区对独居、高龄老人的精准关怀。结合“网格化管理全覆盖”优势,社区为独居老人建立“一人一档”,通过“窗帘开合”这一非侵入式信号由网格员每日巡查监测。若遇窗帘未按时拉开等异常情况,网格员会第一时间上门核实,联动物业、社区医生形成应急响应闭环。这一机制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嵌入社区“网格+网络+周末议事厅”的“两网一厅”治理体系:网格员定期走访高龄老人,将需求录入“智慧社区”信息平台;同时利用“网格周末议事厅”收集老人对安全保障的意见,推动服务持续优化。如今,“窗帘之约”已从简单的安全监测,延伸为连接多元服务的纽带。

b71a26ab352d260c47e4daaed9d47e1

为让“窗帘之约”更有支撑,社区同步织密民生保障网络。在适老化改造中,社区为独居老人家庭改造厨房、卫生间设施,降低生活风险;居家养老中心的日间照料服务,让老人感受到“老有所养”的温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每月上门诊疗,实现“医有所护”。针对部分老人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问题,社区开设“家门口课堂”,从手机基础操作到健康监测设备使用,手把手教学打破“数字鸿沟”,让科技真正成为“银发守护”的助力。

从“窗帘之约”延伸开去,社区正构建更立体的为老服务生态。老党员通过“周末议事厅”为适老化改造提建议,“银龄志愿队”加入巡查队伍,与网格员共同守护“窗帘信号”;“银发合唱团”的歌声、老年学校的书画课,让老人们在安全之外更添精神慰藉。如今,“窗帘之约”已不仅是安全符号,成为社区守护特殊群体的“温暖载体”,让独居老人感受到“有人惦记”的安心,也让社区治理在细微处彰显温度。(沈文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