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小区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营造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合肥经开区芙蓉中心翠微南园小区党支部通过安装非机动车棚、沉浸式的模拟法庭、楼道张贴温馨提示、联动物业、红色小管家和楼栋长等居民骨干加强巡查、组织工作人员入户走访等多渠道,扎实开展安全宣传工作,安全隐患逐渐减少,取得了良好成效。
安装非机动车棚,规范停放防隐患
翠微南园小区是回迁房安置小区,共有840户,常住人口2400余名。近年来,小区电动车停车和充电不方便的问题尤为突出。小区可利用空间有限,车棚选址不仅要考虑安全性,还要考虑便民性。
为此,小区党支部、物管会、红色小管家、楼栋长和物业经过实地考察和多次召开居民协商议事,在小区合理位置安装了多个非机动车棚。车棚内配备了智能充电桩和灭火器,小区党支部还通过小区微信群、公告栏等方式,向居民宣传非机动车规范停放和安全充电的重要性,引导居民将车辆停放在车棚内,并使用充电桩进行充电。
非机动车棚的安装,有效解决了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和违规充电的问题,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也让居民深刻认识到规范停放和安全充电对于小区整体安全的重要性。老党员孙爷爷说:“以前电动车停在楼道里总担心不安全,现在有了专门的车棚和充电桩,心里踏实多了,也知道了规范停放的重要性。”
模拟法庭进小区,安全意识入人心
翠微南园小区党支部联合安徽大学法律援助志愿者协会联络部与法咨部精心挑选了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安全案例,如公共区域、楼道堆放杂物导致的火灾隐患等,由安徽大学法律援助志愿者扮演法官、原告、被告等角色,在小区广场搭建简易 “法庭”,进行模拟庭审。
庭审过程中,“法官” 严肃公正,“双方当事人” 据理力争,“证人” 清晰陈述,生动还原了案件的来龙去脉。小区居民们纷纷驻足观看,不少人还拿出手机记录下关键环节。庭审结束后,小区物业给物业工作人员和居民现场开展了消防演练。居民王阿姨看完模拟法庭后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总觉得楼道堆放杂物是小事,现在才知道后果这么严重,以后不仅自己要注意,还要提醒家人和邻居。”
温馨提示贴楼道,安全细节常提醒
针对小区楼道这一居民日常出入的重要场所,小区党支部联合物业积极在辖区内张贴温馨提示,让广大居民朋友提高警惕,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在小区大门口、楼道入口处,张贴着 “楼道畅通保安全,杂物堆放不可取” 的温馨提示,主要叮嘱居民不能在楼道堆放杂物和楼道要保持畅通,非指定区域乱停放和私拉电线充电的非机动车,不占用机动车位、机动车道、消防通道和人行过道等,同时温馨提示下面还增加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居民们了解以上不文明行为,违法了哪些相关法律,进一步给居民们,同时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这些温馨提示语言通俗易懂,让居民在上下楼的过程中就能轻松了解安全知识。居民李先生说:“每次上下楼看到这些提示,都会下意识地检查一下自己单元的楼道有没有杂物堆放、飞线充电等,这些小提醒很实用。”
联动物业、红色小管家和楼栋长加强巡查,及时排查除隐患
为了将安全宣传落到实处,确保小区安全无死角,小区党支部积极联动网格、物业、红色小管家和楼栋长组成安全巡查队,定期对小区进行全方位安全巡查。
巡查队每天分时段对小区的楼道、非机动车棚、公共区域等进行仔细检查。网格、物业和红色小管家重点关注小区内是否存在楼道杂物堆放、私拉电线等违规行为,以及居民是否遵守安全规定;楼栋长则负责本楼栋的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并劝导楼道堆放杂物、非机动车违规停放等问题。
在巡查过程中,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小区党支部会督促物业立即进行处理。对于能当场解决的问题,如清理楼道杂物、劝阻违规充电等,及时处理;对于无法当场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小区党支部,由“支部吹哨、部门报到”多部门联动共同解决。同时,巡查人员还会在巡查过程中向居民宣传安全知识,提醒大家注意身边的安全隐患,形成 “巡查 - 宣传 - 整改” 的良性循环。
红色小管家孙大姐说:“通过日常巡查,我们能及时发现小区里的安全问题,一方面可以尽快处理,另一方面也能趁机向居民宣传安全知识,让大家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入户走访传知识,精准宣传暖人心
小区党支部组织工作人员、红色小管家组成宣传小分队,开展 “敲门行动”,入户走访了解居民需求、收集小区存在的问题和居民提出的意见建议,同时向居民宣传安全知识。宣传人员带着精心准备的安全宣传手册,挨家挨户上门。
在走访过程中,宣传人员根据不同家庭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宣传人员还耐心倾听居民在生活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和困惑,并一一进行解答。居民张女士说:“工作人员上门宣传很贴心,很多平时没注意到的安全细节,经他们提醒后才意识到,以后会更加注意家庭安全。”
通过这一系列多渠道的安全宣传工作,翠微南园小区居民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小区内的安全隐患也得到了及时排查和整改。下一步,小区将继续创新宣传方式,常态化开展安全宣传工作,让安全理念深植每一位居民心中,共同守护小区的平安与和谐。(陈小林 葛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