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街道:文明实践赋能 民生服务“升温”
来源: 2025-08-15 09:35:33 责编: 王霞

近年来,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保定街道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要求,以文明实践赋能民生服务,通过创新服务形式、凝聚多方力量、深化惠民实效,让民生服务持续“升温”,书写了一份有温度、有厚度的民生答卷。

冬瓜

凝聚志愿力量,激活服务“新动能”。保定街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依托,广泛招募志愿者,组建了涵盖政策宣讲、医疗保健、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志愿服务队伍。这些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既有专业技术人员,也有热心公益的普通群众,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民生服务一线。在政策宣讲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者们化身“政策通”,深入社区、村居,通过“板凳会”“垅乡议事会”等接地气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解读惠民政策,让群众及时了解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政策信息;医疗保健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义诊活动,为群众提供爱心义诊、健康咨询等服务,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群众家门口;文化教育志愿服务者则走进学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艺术培训等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凝聚志愿力量,保定街道构建起了多元化、常态化的志愿服务体系,为民生服务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让群众在享受服务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与关爱。

创新服务模式,打造便民“新体验”。为满足群众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民生需求,保定街道积极探索“文明实践+农业发展”的特色新路径。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保定街道创新推出“田间课堂”“农技结对”等便民服务模式,让文明实践真正扎根乡土、惠及农户。通过邀请返乡贤能、农业专家、种植养殖能手组成“助农志愿服务队”,定期深入农田开展“点对点”指导。在小麦种植关键期,志愿者们带着农具和资料走进田间,手把手教农户科学育苗、病虫害防治;针对“粉果千禧”“超甜88小红番茄”“金阳蜜桔”“白皮冬瓜”等特色果蔬种植,开设“庭院课堂”,用实景演示讲解修剪、施肥等技巧,让农户在田间地头就能学到实用技术。此外,在夏季抢收时节,志愿者还会为缺劳力的家庭抢收作物。这些嵌入农耕全周期的文明实践活动,既破解了农户在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又拉近了服务与群众的距离。如今,保定街道的农田里不仅长出了丰收的作物,更结出了文明实践的硕果,让村民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便利中,感受到民生服务的“新体验”,也为农业新格局注入了温暖而持久的动力。

美丽乡村88

深化惠民实效,绘就幸福“新图景”。文明实践赋能民生服务,最终落脚点在于惠民实效。保定街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文明实践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绘就了一幅幸福的民生新图景。在联群村老旧小区改造现场,志愿者们带着图纸敲开每一户家门,用“拉家常”代替“念文件”,通过召开院落会广泛收集群众意见,最终按照“增设停车位、网管改造、路面重铺”等民意清单推进改造,让老小区告别“墙皮脱落、管网老化”的旧貌,焕发出“出门见绿、停车有场”的新活力;在老垅村二凸片区美丽乡村建设中,志愿者们带着铁锹、扫帚走进田间地头,清淤沟渠、规整杂物,还联合村民设计“瓜果篱笆”“旧缸花坛”,让昔日的闲置地块变成兼具实用与美感的“微景观”,留住了乡村的烟火气与乡土味。随着一项项民生实事的落地见效,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幸福指数节节攀升。文明实践已成为推动民生服务“升温”的强大动力,民生服务的“温度”也让文明实践更有“深度”,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为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汪奉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