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歙县桂林中心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来源: 安徽日报党媒云 2025-09-08 10:57:49 责编: 郑晓蕾

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80周年之际,9月4日下午,黄山市歙县桂林中心学校邀请退休教师王荣滨同志来到学校本部多媒体教室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开学第一课。

68904f7c44c2c05d7cae84cd48729bc

课上,王荣滨老师紧密联系孩子的学习实际,以日本右翼新编历史教科书歪曲篡改否认侵华战争的事实切入点,做了《墨写的谎言岂能改变血写的事实》的宣讲。

历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历时十四年之久的侵华战争犯下的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使中国的经济社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主要有: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灭绝人性的化学细菌部队(731部队),穷凶极恶的“三光”政策等,野蛮的血腥掠夺造成一座座白骨累累的“万人坑”。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日日夜夜都在制造暴行,血债累累,真是 “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 决东海之波 流恶难尽 ”。讲这些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美好未来。

c37575eb6d92a7c9bf9d8f41b153eb5

日本右翼势力在教科书问题上的倒行逆施,认罪难的心理障碍有三:一是:岛国心态。大自然无情地把大和民族安置在太平洋上,空间有限,资源匮乏,人口繁殖过快,憋得难受,这种心态使得它稍有实力,就向西边陆地扩张。二是右翼势力精心编制一个唯心主义史观的理论体系,宣扬天皇与神的密切关系,天皇拥有绝对权威,鼓吹为天皇献身的教育观念,二战结束后,由于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责任追究不彻底,特别是没有追究天皇的责任,助长了日本民众的皇国心态。三是大国心态,日本从明治维新后,国内实力提升,不断形成了大国心态,到二战前已具备与美苏英争霸的实力。二战后,在美国的庇护下,迅速崛起,到二十世纪末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由于受限制,总觉得自己在世界上的政治和军事地位不相称,于是不断突破和平宪法的约束,政治上想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同时把中国的发展当成其大国梦的最大障碍,大造反华舆论,鼓吹“中国威胁论”,值得我们警惕。

在上课中,王荣滨向同学们讲了新四军吴运铎的故事,吴运铎在研制炮弹枪械中,冒着生命的危险完成了党交给突击紧急的任务,三次负伤,炸断了手指,炸瞎了眼睛,炸伤了一条腿。全身伤痕累累。面对死亡的威胁从不退缩,努力践行自己的誓言:“把一切献给党”。

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近邻。双方是一种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的交往,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他国构成威胁。我们希望日本克服不良的心态和冷战的思维深刻反省自己的侵略历史,改弦易辙,不再走军国主义的老路,正确对待中国的和平崛起,回到双方世代友好的正道上来。

当然,教科书问题的背后是实力,我们要加快发展自己,我国改革开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紧紧抓住发展这根弦不放,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全面勃兴,科技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获得全面长足的提升,为了维护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我们真诚地与国际社会一道,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担负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 。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王荣滨老师这堂深刻的“开学第一课”,不仅是一段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希望同学们能将这堂课的感悟转化为砥砺前行的动力,珍惜韶华、奋发学习,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融为一体,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人物测记:

王荣滨,1941年出生,安徽歙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大专学历,1961年参加工作,中学高级教师,2001年退休,一直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至今。

王荣滨同志是一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学校德育工作者,县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关工委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先进个人,黄山市敬业奉献类的“黄山好人”,2019年安徽省《文明风》杂志报道过他的事迹。

在德育方面颇有研究,是黄山市地方德育教材《爱我黄山》的主要撰稿人。几十年来,在《中国教育报》《政治教育》《安徽日报》《安徽教育》等国家省市报杂志等发表一百多万字的德育著述,结集出版中小学《德育实践与思考》、《德育生活》等德育著作,还准备付梓的《德育方法之树常青》的书稿。(郑一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