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宿州市全国科普月首场“众创空间专场”活动温情启幕
来源: 安徽日报党媒云 2025-09-10 10:27:32 责编: 郑晓蕾

金秋九月,清风送爽,宿州十一中教育集团校园内科学气息浓厚。9月9日上午,2025年宿州市全国科普月“众创空间宿州专场”活动在宿州十一中教育集团热闹启幕。本次活动以“弘扬科学家精神,共筑科学梦想”为主题,由安徽省科技馆、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宿州市科技馆联合主办,学校领导、嘉宾与全校师生共赴这场知识与温度兼具的科学之旅。

微信图片_20250909205825_516_61

名师开讲:解锁“科学家炼成密码”

“什么样的人能被称为科学家?他们的成长路上藏着哪些‘通关秘籍’?”活动伊始,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汤进教授,以《科学家是怎样“炼”成的》为题开讲,一连串有趣的问题瞬间抓住全场师生的注意力。

汤进从华罗庚的求学故事切入,将科学家的核心特质概括为“渊博学识、重大成果与家国情怀”。随后,他通过一个个鲜活案例,串联起不同时代科学家的使命担当:罗沛霖、陈康白跨越国界却坚守祖国的赤子心,王承书三次“我愿意”背后的奉献与牺牲,“两弹一星”元勋于敏“隐姓埋名干大事”的坚守,还有赵忠贤、南仁东勇闯科研“无人区”的执着……这些故事如同一颗颗种子,悄然在学生心中扎根。他还以韦东奕为例,打破“科学家不修边幅”的刻板印象,最终将“科学家炼成公式”浓缩为“科学启蒙+坚毅品格+报国初心”,简单话语里满是对青少年的期许。

微信图片_20250909205626_510_61

互动交流:青春与科学“双向奔赴”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踊跃提问,“做小实验能帮我成为科学家吗?”“王承书奶奶为何多次放弃个人利益?”等问题既充满童真,又饱含思考。汤进结合自身经历与科学家故事耐心解答,既肯定小实验对科学探索的意义,也深入解读“国家需要优先”的信念,同时勉励大家别怕失败——每一次尝试都是在向梦想靠近。现场掌声与笑声交织,互动氛围热烈。

微信图片_20250909205636_511_61

科普剧展演:致敬“以身许国”的科学脊梁

活动下半场,安徽省科技馆带来的科普剧《国星永怀》,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这部曾斩获第八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科普短剧一等奖的作品,以“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郭永怀的事迹为蓝本,通过15分钟的表演,还原了他为国家科研事业攻克难关,最终在飞机失事中用生命守护实验数据的感人瞬间。

随着剧情推进,郭永怀伏案钻研的专注、面对难题的坚韧、牺牲前护紧文件的决绝,通过演员们的深情演绎一一呈现。当舞台灯光定格在“他与警卫员紧紧相拥,将数据文件护在身下”的画面时,现场瞬间安静下来,不少师生悄悄红了眼眶。表演结束,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既是对演员的肯定,更是对老一辈科学家崇高精神的致敬。

微信图片_20250909205744_513_61

微信图片_20250909205652_512_61

这场科普专场活动,以生动的讲座传递科学知识,以温情的互动点燃探索热情,以感人的戏剧传承科学家精神。正如此次活动的学校负责人所说,这不仅是一次科普活动,更是一堂深刻的“家国课”。相信今日播下的科学种子,终将在宿州十一中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未来成长为支撑科技强国的栋梁,用青春与热血书写“科技报国”的新篇章。 (吴梦雨  惠亮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