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肥西县紫蓬镇紧扣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要求,以“铸魂、赋能、聚力”为主线,通过创新学习载体、优化管理模式、强化作用发挥,推动党员教育管理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为基层治理注入红色动能。
创新教育形式,筑牢思想根基
针对传统党员教育形式单一、吸引力不足的问题,构建“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学习矩阵,让理论学习“活”起来。线上打造“云端课堂”,依托“学习强国”APP、党员微信群推送“每日一学”“红色微课堂”,累计推送主题教育、政策解读等内容1200余条,实现党员“随时随地学、碎片时间学、指尖一点学”;线下建立“3+X”学习体系,每月固定“一次主题党日、一次专题党课、一次交流研讨”,叠加“红色教育基地沉浸式体验”“老党员故事会”“初心分享会”等特色活动,让党课“有滋味、有回味、有回味”。创新“情景党课”。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项目一线、邻里中心,开设“板凳课堂”“庭院课堂”“车间课堂”,让党员在“看、听、悟、行”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优化管理机制,激发队伍活力
推行“积分制”考评。将“学习打卡、志愿服务、基层治理、示范带头”量化为积分,建立“红黄蓝”三色榜单,季度晒绩、年度评星,让“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实施“标签化”管理。针对在职党员、退休党员、流动党员、困难党员等不同群体,量身定制“一人一策、一类一案”。在职党员“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双岗位”;退休党员组建“银发先锋队”,积极投身政策宣讲、矛盾调解、邻里互助等方面;流动党员设立“云端联络站”,做到“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困难党员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定期走访慰问,解决生活困难,传递党的温暖。健全“双报到”机制。深化“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党员报到”,89名在职党员主动下沉,认领“微心愿”92个,解决充电桩安装、楼道照明改造、破损路面修复等群众“急难愁盼”143件,实现“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闭环运行。
深化实践融合,彰显先锋本色
搭建“党员责任区”。将全镇206个网格精准划分为“红色责任田”,每个网格由2—3名党员包保,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环境监督、隐患排查、民意收集”,累计收集群众诉求156条,办结率93%,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难在格中解”。打造“红色服务品牌”。成立“党员帮帮团”,开展“周末义诊”“助老送餐”等常态化服务;设立“党员示范岗”,在垃圾分类、文明创建中亮身份、作表率。创新“党建+治理”模式。党员带头组建“自治议事会”,通过“居民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机制,协调解决停车位改造、健身器材更新等民生实事128项,形成“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治理格局。(柏文秀 洪志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