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黄湾乡
黄湾乡:民生实事“多点开花”, 群众幸福持续加码
来源:葛晓军 2025-09-12 09:56:08 责编:李伟 胡明兵 喻寒松

“S7路的完工,意味着又一件便民利民的好事落到了实处,群众不用再绕远路,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9月11日,凤阳县黄湾乡大新村党支部书记蒋家训指着眼前笔直的道路称赞道。

近年来,黄湾乡将办好民生实事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群众需求出发,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其中,建设老年助餐点、完善路灯基础设施、实施就业行动等多件民生实事相继落地见效,为群众幸福感持续“加码”。

助餐服务,乐享美好“食”光。“你看,今天的菜品是牛肉炖粉条、毛豆炒肉丝、鸡蛋炒丝瓜、西红柿蛋汤。我们每周都会推出不同的菜谱,除堂食外,也可送餐到户。”黄湾社区老年助餐点负责人邢会说。

每天上午11点,70岁的李学英老人都会来到助餐点就餐。“我一个人买菜烧饭不方便,这里一荤两素一汤一饭,补贴后只需自付5元,便宜实惠,人多也热闹些。”老人乐呵呵地说。

老年助餐点实行统一装修风格,桌椅板凳等都由相关部门招标采购,并进行适老化设计。为让老年人吃得起、吃得好,60周岁以上老人在享受企业提供的就餐优惠的同时,还可以按照A、B、C 三类标准每人每天享受4至7元不等的助餐补贴。同时,助餐点还内设活动室、日间照料室、心理咨询室等,实现养老服务、便民服务等功能有效衔接。此外,社区还协助志愿者开设老年公益课堂,集政策宣传、知识讲座、技能培训、文体娱乐为一体的主题课程,让老人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路灯改造,点亮群众“夜生活”。傍晚时分,在黄湾乡境内的淮河大堤上总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居民,有的沿着堤坝慢跑,有的骑着自行车享受运动与健身的快乐,有的推着婴儿车散步……“以前可不是这样,天一黑,淮河大堤上黑黢黢一片,遛弯都不敢去。”谈起过去,吴窑村村民吴大妈直摇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黄湾乡党委、政府针对部分小区道路、沿淮大堤存在不同程度的“照明盲区”,居民夜间出行不便实际情况,将路灯改造提升列为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组建专班调研走访,梳理群众照明需求,拟定“一路一策”路灯安装方案。结合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实施方案、水库移民后扶项目资金,先后补充安装路灯190余盏,基本实现小区道路、公共区域及淮河大堤路灯“全覆盖”。此外,为确保路灯“零故障”运行,建立“网格巡查+智能监控”双轨维护机制,巡查员定期开展线路巡查,主干道安装智能监控终端,实时监测路灯状态,遇见雷雨、大风等极端天气,增加巡查、巡视频次,发现路灯损坏的及时予以维修、更换。

就业行动,筑牢民生之本。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保障居民增收、改善民生的关键。黄湾乡一方面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所、乡村振兴办、妇联等部门,组建群众创业就业信息服务点,及时了解掌握辖区及周边园区企业用工需求,搭建供需平台,引导群众选择合适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采集群众就业意向信息,实施就业促进行动,有针对性地举办家政服务、种植、养殖、物流配送、服装加工等技能培训。结合淮河行蓄洪区定向招工契机,合理使用农民创业扶持资金、发放小额贴息贷款、实施“三公里”就业圈建设,促进群众“家门口”就业创业。

2024年,黄湾乡先后完成蒋集村幸福庭院建设、大新村公益事业沟渠项目以及牛王村公益事业建设亮化项目;投资140万余元建设牛王村农产品存储库房;帮助申报残疾困难生活补贴331人,发放临时救助26户;开展群众免费“两癌”筛查815人,累计兑现计生奖励优惠政策资金110.71万元。……在黄湾乡,一个个惠民项目、一串串惠民数据、一项项惠民举措见证着民生“温度”,托起了百姓“稳稳的幸福”。(葛晓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