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旌德县俞村镇俞村村的田间塘畔满是丰收的喜悦。近日,该村响当当的水产大户秦远发家的鱼塘边格外热闹,一根根裹着湿润泥土的鲜嫩莲藕被工人从塘底捞出,码放整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藕香——今年,秦远发的“鱼塘+莲藕+茭白”生态种养模式再获成功,单莲藕与茭白两项,便实现增收2万元。
今年50岁的秦远发,在俞村村深耕水产养殖10余年,如今已拥有40-50亩鱼塘,是村民口中“懂水、会养”的能手。不同于传统单一的鱼类养殖,秦远发多年前就摸索出“一水三用”的生态种养巧法:“鱼塘里的水不能只养鱼,莲藕喜水,种在塘里能吸附杂质、净化水质;水质变好了,鱼的存活率和品质也跟着提,岸边空地再种上茭白,土地也不浪费。”他一边弯腰将刚采收的莲藕外皮上的泥土轻轻搓掉,一边向大家展示:“你看这藕,表皮白净,没有斑点,掰开后肉质紧实,这都是生态种养的好处。”
优质的农产品,最能得到市场认可。刚从县城赶来买菜的王师傅,正忙着装莲藕,他笑着说:“我每年都来秦叔这买藕,4块钱一斤的价格实在,关键是品质好。上次家里客人说比菜市场买的脆嫩,煲的汤还自带清甜,我今天又来买了。”村民李阿姨也拎着刚买的5斤莲藕,忍不住补充:“家里孩子爱用这藕炒肉丝,不塞牙还入味,比外面买的放心多了,每次采收季我都来囤点。”
谈及增收,秦远发笑着拿出账本:“今年套种的4亩莲藕总共采收2000余斤,按4元每斤算,莲藕能有不少收入;岸边4-5亩茭白,采收也有1500斤左右,市场价3块多一斤。这两项加起来,比去年单纯养鱼多赚了近2万元!”他坦言,一开始尝试套种时也担心失败,后来慢慢摸索着调整水位、控制密度,才找到最合适的模式。
如今,秦远发的生态种养模式成了俞村村的“致富样板”,不少村民上门请教经验。“只要肯琢磨、敢尝试,水里土里都能刨出金!”秦远发说,明年他计划再扩种2亩茭白,还想试着在鱼塘边搭个简易分拣棚,让莲藕、茭白采收后能及时清理打包,卖相更好、价格更稳。
金秋的阳光洒在俞村村的鱼塘上,刚采收的莲藕泛着新鲜的光泽,秦远发的脸上满是丰收的笑意。这份靠生态种养换来的“甜蜜收益”,不仅让他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也为村里发展特色农业、带动村民共同增收,点亮了实实在在的新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