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砀山县李庄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完善多元共治机制,着力构建“上下联动、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新机制,为辖区群众提供全方位、精准化、精细化的网格服务。
党建引领优化治理,优良作风凝心聚力。构建多元共治、协同共进的治理体系。积极运用“党建+积分”“党建+产业”等多种模式,有效整合了政府、社会、市场等多方资源,实现治理效能的显著提升。不断探索社会治理创新路径。积极推行“爱心超市”积分制管理、开展先进模范表彰等活动,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加强基层组织作风建设。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将作风表现纳入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对工作作风、服务态度等方面的考核权重,以考核促作风转变。
培育发展新动能,增强内在驱动力。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观光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围绕镇东村车厘子产业,建成集冷链、仓储、分拣、深加工、交易为一体的车厘子产业园,构建“互联网+快递+电商企业+特色农产品”的营销体系。开设“抖音小店”,推出“直播网红打卡地”,发展“网红经济”为乡村产业赋能。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推动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立足村情实际,引导群众对庭院科学规划,鼓励利用闲置地块进行种植。在李园新村打造“盼盼多肉小院”品牌,带动全村400余户群众加入庭院经济行列,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完善上下联动机制,构建共治共享格局。采用移风易俗积分制奖励办法。对于红白喜事遵循“简办、新办、不办”,主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支持移风易俗规定的居民给予积分奖励,对于违反移风易俗规定的则扣除相应积分,并在每个季度为积分达到一定标准的居民兑换生活用品。定期开展“最美家庭”“道德模范户”评选活动,充分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同时,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拓展各类组织和村民有序参与乡村治理渠道,促进基层群众自治与网格化服务管理有效衔接,使得群众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主角”。(通讯员 马雨晴)(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