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走进东至县青山乡,绿水青山间村庄风景如画、产业园里瓜果飘香、企业车间机声隆隆、旅游景点游客如织……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
在特色产业发展示范村叶桥村,300多亩黄精、50亩菌瓜轮作、200亩雪菜、800亩生态高效水稻示范基地,处处生机盎然。日前,总投资1.2亿元的馥熙生物产业园项目又在该村启动建设。据了解,该项目将流转山场5000亩,建设加工厂房6000平方米及相关配套设施,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000吨黄柏生产加工能力,可带动400余人就业。
近年来,青山乡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在产业发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大力培育示范村,有效带动面上整体提升,经济社会迈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聚焦产业兴旺,该乡大力培育梅干菜、中药材、油茶、水果、生态水稻等特色产业,种植总面积达到1.5万余亩。大米精加工、梅干菜加工、中药材初加工等实现了全域覆盖,并涌现出“青山生态大米”“青山梅干菜”“中村黄桃”等知名农产品品牌。
该乡将和美乡村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紧密结合,在守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注重保护村落历史文化风貌,建设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和美乡村,打造“千年梅塘”“红色中村”“古村东阳”“边贸青山”等和美乡村品牌。依托良好的生态本底,深入挖掘千年古镇、革命老区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建强文化阵地,常态化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评选表彰“优秀党员”“优秀志愿者”“最美庭院”等先进典型,强化党建引领、典型引领和机制引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该乡把解决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摆上突出位置,立足省际区位优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壮大优质企业主体,提升就业吸纳能力。截至目前,已培育服装加工企业30余家、箱包和农产品加工等企业40多家,成为周边皖赣两省三四个乡镇的农民工就业中心。
如今的青山乡,乡村美、产业旺、文旅兴,群众生活在“景区”,就业在“园区”,获得感和幸福感节节攀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