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埇桥新闻
埇桥区:“北斗+智慧农业”点亮乡村振兴致富路
来源:张成伍 2025-09-17 12:10:24 责编:代明俊 许梦源 张文洲

9月16日,安徽省农业信息中心“北斗+智慧农业”支撑玉米单产提升试点现场观摩培训活动(皖北六市)分别在宿州市埇桥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埇桥区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举行。有关专家参加了活动并授课,皖北六市农业农村局信息科科长、六市24个县区农业农村局信息化工作负责人等聆听了科技讲座。

“从精准播种的第一粒、行距、株距,到智慧管理的每一步,再到颗粒归仓的每一粒,北斗与智慧农业的深度融合,不但节本增效、实现单产提升10%,还让种地更轻松、更精准、更高效、更绿色,是破解玉米单产提升瓶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科技法宝。”农业专家、埇桥区农科所副所长李勇说。

在埇桥区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与会人员正在观摩一台智能平移式水肥药一体机工作展示。系统根据土壤墒情传感器实时数据和玉米不同生育期的需水需肥规律,自动生成灌溉和施肥方案。何时浇、浇多少水、施什么肥、施多少,全部由系统智能决策并精准实施。实现“少量多次、按需供给”,避免了传统大水漫灌、肥料“一炮轰”造成的浪费和土壤环境污染问题。“田间科学部署了多种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墒情、苗情、田间小气候和病虫草害发生动态,数据每10分钟间隔,自动回传平台,为科学管理制定精准决策。”安徽省信息中心一位负责人说。

“无人机定期巡田,所有的监测数据汇聚到‘埇桥区智慧农业平台’,平台内置的A1模型和农艺知识库,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融合分析,精准诊断玉米生长状态和缺水、缺肥、病虫草害发生等,生成的‘管理图’,它都一清二楚,无人植保机进行变量作业,真正实现‘对症下药、按需分配李勇接着说。

在埇桥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安徽农业大学皖北综合试验站看到,一台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正在开展巡田工作。快速、大面积获取玉米的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氮素营养状况、病虫害等信息,生成“作物健康图谱”,为科学管理打下了基础。

埇桥区依托北斗导航系统的高精度定位、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覆盖玉米“种管收”全链条的智慧化生产模式,实现单产提升、节本增效、绿色可持续发展。(通讯员 张成伍)(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