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灵璧县黄湾镇砂坝村党群服务中心院内欢声笑语,掌声阵阵,2025年度奖助学金发放正在举行。7名新录取本科生、19名专科生、36名高中生和26名幼儿园学生分别收到了800元、400元、200元奖学金和300元助学金。
驻村工作的教育情怀。“刚到村里,最让我揪心的就是可能有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面临辍学风险。”砂坝村驻村第一书记李祥,作为新轮换刚刚到任的驻村工作队长开展首次调研,孩子教育问题就成为关注焦点。经过深入调研,一个名为“村学+”的人才振兴计划逐渐成形。这个计划不仅包含奖学助学,还涵盖了技能培训、校企合作、人才回引等多方面内容,旨在打造一个全方位、多层次教育振兴体系。
奔波千里只为民。方案有了,资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成为横亘在工作队面前的首要难题。2025年的九月开学前夕,砂坝驻村工作队熊人“铁三角”多次前往合肥工业大学汇报砂坝村发展现状和人才振兴规划,争取高校支持。合肥工业大学相关部门感慨道:“砂坝驻村工作队的诚意和务实精神我们信了也服了。他们不仅带来详细的规划方案,还对每一分资金的使用都做周密安排。”经过不懈努力,工作队最终争取到合肥工业大学专项资金5万元。同时,他们还积极联系当地村级企业、在外成功乡贤,多渠道筹备“年轻人激励计划”教育基金,力争把为民办好教育的好事办好。
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资金到位后,如何确保发放公平公正、精准到位,成为考验工作队智慧的又一课题。驻村工作队采取“网格员申报-村级初审-入户核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五步审核机制,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最需要的学生身上。驻村工作队“铁三角”打破脸撕破皮,逐一核查,全村学生全面摸底。在发放标准制定上,根据不同教育阶段需求差异,确定分级补助方案:本科生800元、专科生400元、高中生200元、幼儿园学生300元奖助学金。
“这些钱虽然不算多,但代表着党和政府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对农村孩子的关爱。”在发放仪式上,驻村第一书记李祥对受助学生家长说。
党的关怀暖人心。奖助学金发放在砂坝村产生反响,获得学生家长高度认可。“真没想到孩子上大学还能收到村里的奖学金!”今年考上安徽农业大学的郑梓阳爸爸激动地说,“这不仅是经济上的帮助,更是一种荣誉和激励。”村民张凡感受更为深刻:“在村幼儿园上学,拿到300元助学金。钱虽不多,但让我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提升我对党对人民的热爱。”让驻村工作队员欣慰的是,这一举措在村里营造了重教尚学的良好村风,为乡村长远发展积累了人力资本。
下一步,砂坝驻村工作队将在合肥工业大学的持续帮扶下,拓展校企合作,特别是探索与安徽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科技学院的对接,建立实训基地、开展技能培训,打造更具特色的教育振兴乡村示范点。(通讯员 吕春志 孙娟娟)(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