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价格上涨、上游供应商要求现金支付、下游销售端回款账期拉长……近来受疫情影响,在中药材产业基地亳州市,不少中药材生产企业、医药流通企业遭遇了复工复产难。
针对中药材小微企业的复工复产困局,亳州药都农商银行运用金融科技,优化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推出供应链融资平台——“金农信e链”,通过“科技+大数据”,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全流程、全链条的精准滴灌,带动了上下游小微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关键时期,还是药都农商行最给力,为我们及时输送‘弹药’,帮我们打赢这场抗疫战!”安徽信和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小型饮片厂,主要服务武汉地区的制药公司。该公司董事长李涛说,在疫情爆发的特殊期,该公司订单量大增。从大年初三,他就组织员工开始复工复产,全力保障武汉地区抗疫药品的及时供应。
“但当时原材料涨价、货款须现采现结,下游武汉公司因疫情,货款回笼期被放长。这样一来,我们需要大量资金垫付,面临很大压力。我就想着求助于农商银行,没想到上午打了个电话,下午就收到了180万贷款。全程在线申请不说,资金当天就到账。真是便捷又快速!”李涛坦言,在中药材“一天一价”的疫情期,资金是否及时、充足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稳定复产。多亏了亳州药都农商银行的“金农信e链”,第一时间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去年6月,我行自主研发、上线供应链贷款产品——‘金农信e链’,支持企业以应收账款、仓单和存货质押等方式进行融资。”亳州药都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金农信e链”以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真实贸易关系为基础,综合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对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进行综合授信,为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上下游提供贸易融资,具有“客户自助申请、贸易对手自助线上核实、系统自动准入评级、自动利率定价”等特点。
“推出这个产品后,我行对辖区内的中药材企业都建立了电子信息档案,核实产业链核心企业信用、真实交易背景以及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闭环。有了这些大量、真实的调研信息作基础,当企业急需资金时,我行能及时给予授信、当时放款。”该负责人表示,信和公司正是因为前期该行已通过询证函、账户更改协议等手续调查,核实了武汉某制药公司与该公司之间的真实贸易关系,所以在该公司有融资需求时,药都农商银行迅速将客户需求与银行信贷产品相匹配。
最终,信和公司通过 “金农信e链”系统提交近期的贸易发票,无需下游制药厂确认,便迅速完成了授信流程,当天即获得了授信、放款。截至目前,药都农商银行通过“金农信e链”已累计为信和公司提供了300万元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有效地缓解了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需求,保证了该企业抗疫医疗物资的有序生产。
除了激活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金农信e链”还能把中药材企业的库存产品换成“真金白银”。
“‘金农信e链’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存货质押业务,平台既能对接仓储方合作机构,又能对接药材评估专业机构,且全是线上操作模式。”该负责人表示,“金农信e链”搭建了全新的线上业务流程,实现“三线上”。线上申请,个人客户全线上用户注册、实名认证、贷款申请;企业客户通过预置账户、进行线上贷款申请。线上确认,供应链贸易双方通过线上对贸易信息进行确认,同时针对高、低风险客户,制定差异化的利率定价和质押比例。线上签约,运用电子签章技术手段,实现客户通过App或“金农信e链”网站线上签约。
截至2020年3月20日,“金农信e链”平台共扶持核心企业42家、仓储公司4家,贷款用信余额约4.23亿元。(本报记者 李晓磊 通讯员 王碧莹 董世杰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