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种植大户受灾重 急盼政府扶一把
来源: 2020-07-20 09:46:25 责编: 喻寒松

​7月初以来,我省沿江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造成部分区域农业损失较大。特别是一些种植大户,他们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大棚遭受毁损。灾后如何重新复苏产业?大户们急盼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政策,帮他们走出困境。

蔬菜大棚大半毁损

“我今年62岁了,像这么大的水还是很少见的,降雨太集中了。”7月16日,宿松县汇口镇宝利鑫家庭农场创办人余德祥说起前几天的强降雨还是心有余悸,7月7日、8日两天当地持续暴雨,导致他家200多亩蔬菜大棚全部泡在水里,大棚里积水达到1.6米,一周左右才退下去一半水。由于长时间浸泡,大棚里的西红柿、辣椒、黄瓜、青菜等基本绝收。“7月15日我才和工人们一起来到大棚里清理,到处都是腐烂的蔬菜。”余德祥初步统计一下,一共损失近50万斤蔬菜,按最低销售价格计算,也有60多万元的损失,如果加上大棚毁损,这次至少有近90万元的损失。老余在电话里声音嘶哑,他说自己在当地种植蔬菜近40年,这次的损失至少有十几年算白干了。“我也想买保险,但是蔬菜大棚不能投保,所以损失一点都得不到弥补。”余德祥希望政府部门能及时出台补助政策,给予他们这样的种植户一些补偿,帮助他恢复生产。

宿松县民心生态农业种植基地负责人王燃这次损失也很大,他告诉记者,今年种了64个大棚的蔬菜,主要品种有西红柿、黄瓜、辣椒等。“7月8日凌晨,大棚里就开始进水,当时我和工人们第一时间就去排水,但是降雨太大,不一会棚里就进水一两米,为了保证大家的生命安全,我只能放弃。”王燃说,看着即将成熟的蔬菜泡在水里,心都碎了,最少40万斤蔬菜腐烂,冲倒大棚37个,损失至少有100万元。“希望政府能帮扶一把,靠我们自己恢复生产,实在太难了。”

水稻部分绝收

“目前水已经退了,但是造成60多亩早稻绝收,损失比较大。”东至县官港镇北城村水稻种植户董金亮这几天非常疲惫,持续的暴雨让他种植的200多亩早稻和中稻绝收,一个育秧工厂泡在水里长达四五天,整体损失达到40多万元。董金亮说,他承包了900多亩田地,在低洼处的200多亩水稻田全部泡在水里长达一周,基本绝收。“还好自己买了农业保险,虽然每亩地只能赔几百元,但总比一分钱没有强。”他告诉记者,等水退了,他要补种一些农作物,把损失降到最低。

东至县大渡口镇八都湖村种植大户周启忠今年种植1000多亩杂交稻,由于持续降雨,稻田积水太深,导致200多亩杂交稻面临绝收。“自己辛辛苦苦种植的水稻绝收了,能不心痛吗?”周启忠这几天非常难过,他说,每亩损失至少有800元,即使有保险,但是损失还是不小的。“等水退后,我要赶紧补种一些农作物。”周启忠告诉记者,希望政府部门能适当扶持一下受灾的大户,更期盼农业保险能提高赔付比例。

葡萄园受损较

“我们这里的葡萄还有几天就要上市了,没想到几天的降雨就损失一半以上,真是太痛心了。”7月16日,宿松县洲头乡金坝村段春香告诉记者,今年她种植400多亩葡萄,预计7月20日左右就要大量上市。天有不测风云,7月初连续多日的降雨让葡萄园进水,葡萄树泡在水里多日导致葡萄落果、烂果。每亩葡萄损失2000斤,按照市场价格每斤6元计算,至少12000元没了。段春香说,葡萄种植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这次损失相当大。虽然有农业保险,但保险赔付比例比较低,每亩最多只有2000元的赔付额度。“希望有关部门能出台扶持政策,在贷款等方面给予照顾。”

在宿松县洲头乡金坝村种植葡萄的刘仕春来自成都,今年种了600亩葡萄,持续多日的降雨使葡萄园遭受较大损失,总共减产120万斤葡萄,最少损失500多万元。“损失是巨大的,对于我们来说,恢复生产缺资金是目前最大的困难。”刘仕春说,希望在贷款政策上给予葡萄种植户适当倾斜,让他们尽快恢复生产。(安徽党媒云乡镇融记者 刘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