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健康扶贫作用大
来源: 2020-09-03 22:41:30 责编: 胡明兵

安徽日报

​”穷根”总与“病根”相伴,因病致贫,家里的经济、家庭成员的精神受损严重,是很多农村贫困人口致贫的一个重要原因。

旌德县旌阳镇浩庄村的王根水家是属于典型的因病致贫户,家庭人口4人,儿媳身患红斑狼疮,长期服药治疗,不能在家务农,无固定收入来源,孙子刚高考,读大学一年要1万多元,自己年老体弱,儿子是家里的唯一顶梁柱,一人勇挑家庭重担。儿媳说:“如果没有病痛折磨,我们一家日子虽然不是富裕,但是还是很开心的。”

微信截图_20200903224120

 一纸冰冷诊断书改变了这个家庭的一切,2013年4月,儿媳汤爱莲因身体不适在南京军区总医院诊断为红斑狼疮,病情严重,需要长期治疗,王根水一度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他的镇级帮扶人喻昌才前往其家中探望,仔细研究针对汤爱莲个人的医疗保障相关政策,对汤爱莲而言,不仅仅是陷入了经济贫困,更陷入了“精神贫困”“希望贫困”。

喻昌才清楚地记得,“刚开始,汤爱莲对自己还是不信任,对帮扶干部的帮扶甚至有些排斥。”以往开朗的她,总想着回避,家里的光景和气氛就进一步恶化了,面对这一难题,喻昌才很清楚,汤爱莲心结如果不能疏解,没有战胜病魔的决心和信心,他们家面临的贫困问题也不会缓解。他一遍一遍跑,来来回回宣讲医保政策、和其聊天、做开解工作。每逢逢年过节去探望,自掏腰包慰问。最终,汤爱莲慢慢打开心结,无论家里大小事、急难事都愿意第一时间找他。汤爱莲感动地说:“扶贫干部是实打实地帮我,这些医保好政策真的让我充满了生活的信心,这高昂的医疗费用我们真的无法承受。”

现如今,汤爱莲家的情况较从前有了很大的改善。 “脱贫不能只靠政府和帮扶干部,更要靠自己,政府和帮扶干部给我付出了这么多,他们已经帮忙帮到家了,我要努力战胜病魔,把日子过好才能对得起这份恩情。”(汪春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