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小龙虾养殖利润较高,我省稻田养虾面积逐渐增加。而虾田米由于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被部分消费者追捧。记者采访业内人士获悉,随着种养面积的扩大,虾田米价格逐渐走向“亲民”。
多在每斤6元以下
“其实虾田米的价格不是很高,我们这里大部分都卖每斤5元左右。”定远县西卅店镇小龙虾养殖户蒋邦启常年采用稻虾共作模式,在200多亩稻田养殖小龙虾。“因为化肥、农药使用量要比单纯种水稻减少50%左右,所以稻谷产量要减少100多斤。”蒋邦启告诉记者,前几年周边合肥、南京等地的客商都找他买过虾田米,价格最高的时候达到每斤8元,这几年由于种养面积激增,虾田米价格逐渐走低,稳定在每斤5至6元。即使价格降低,虾田米的利润还是要高于普通稻米。
全椒县赤镇小龙虾养殖合作社创办人王如峰是当地稻虾共作模式的带头人,他在当地养殖小龙虾已有近20年的历史。“过去虾田米量少,很多城里人以为是稀罕物,所以价格被炒得很高,每斤15元都卖过。”但这几年很多地方都在发展稻虾共作,虾田米大量上市,价格也就下来了,如今稳定在每斤5至6元之间。
化肥农药用量大减
庐江县柯坦镇小龙虾养殖户郝建东向记者解释了稻虾共作的“奥妙”:在种养过程中,稻田给小龙虾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而小龙虾的排泄物还可为水稻提供天然的有机肥,水稻与小龙虾“相亲相爱”,形成了水稻护虾、虾吃虫草、虾粪肥田的效果。同样的稻田,为何种出的大米品质存在明显差异?郝建东说秘诀就在稻田下面:“因为小龙虾对水质要求高,在水稻生长期间基本不喷农药,少施一点化肥,生产出的‘虾田米’都是绿色无公害的。”
据省农科院水产所所长江河介绍,稻虾共作模式必须要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一般至少要减50%,水稻产量也要低一点,但亩均产量维持在1000斤左右。“如果稻米能卖到5元以上,农户的收益就比单纯种植水稻高30%。”
打造品牌很关键
“很多人对小龙虾饲养很好奇,有人甚至误解,认为小龙虾就是吃草的。”江河向记者揭开了小龙虾饲料神秘的面纱,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小龙虾饲料主要成分是大豆、小麦麸皮、豆粕、鱼粉、菜粕、玉米粉等,就是很普通的农作物,所以小龙虾“吃的健康”,对虾田米没有任何副作用。
针对虾田米越来越多的情况,江河建议,有条件的种养大户要在打造品牌上下功夫,注重诚信经营,做出自己特色,还要设法拓宽销售渠道。(安徽日报党媒云乡镇融记者 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