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盘活资源拓富路 悬剑山下村庄美
来源: 冯长福 2021-01-08 15:06:13 责编: 喻寒松

从破解村集体经济“空壳”到产业发展“多点开花”,金寨县桃岭乡高湾村走出了一条聚力蝶变之路。随着茶叶、白山羊、黑毛猪、旅游、服装加工等产业的规模效益和带动作用逐渐显现,不仅村民致富有路,村集体“钱袋子”也鼓了起来。2019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5.5万元,2020年预计可达98万元。

特色产业上规模

“近段时间,我们每天6点钟左右就起床宰羊,现在羊肉价格高,市场行情好,一头羊可赚七八百元。这不,今天又现宰了20头羊,都是县城的老客户预定好的。”1月6日,金寨县桃岭乡高湾村的刘聚国告诉记者,合作社今年养的3000来头白山羊陆续出栏,每天都有客户前来买羊。“有的客户要活羊,来了直接拉走,有的客户要新鲜羊肉,我们就给人宰杀好,目前已卖了1200多头了。”

2009年在江苏南京打工的刘聚国回到家乡,致力发展养羊业。2012年7月成立金寨县山河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承包了2000多亩山场,作为牧羊基地。经过近十年的摸爬滚打,合作社的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在刘聚国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从养羊上尝到了甜头。“现在家里养了20多头羊,都是在自家山场散养的,今年养羊收入大概有2万多元。”村民梁元芳靠着养羊脱了贫。“2015年以来,合作社每年带10户贫困户养羊,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提供小羊,并包销成羊。”刘聚国说。

茶叶、板栗等种植业和黑毛猪、山羊、土鸡等养殖业,一直是高湾村传统农业的支柱产业。加大投入,推动这些产业上规模上档次,是村企双赢之举。2020年,高湾村通过争取项目资金128万元,在悬剑山脚下新建茶叶加工厂房,由四季春茶叶专业合作社租赁,带动就业30余人,村集体以厂房资产入股,年可收益6.2万元;村民吴疆流转撂荒土地100亩建设蚕桑基地,村里利用扶贫项目资金84万元,建设标准化养蚕室租给他用,年可获得收益4.2万元。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给予资金支持,在该村大石河组、撂山组建设两个大型养猪场,以出租的方式交给一家大型畜牧企业经营,预计投产后年可养殖生猪6000余头,村集体每年可获得收益60余万元。

盘活资源拓富路

高湾村地处悬剑山南麓,日照时间长,林地资源丰富,由于大量青壮劳力外出务工,造成部分土地资源闲置浪费。将集体闲置或低效率使用的存量资产资源改造利用,发展出租经济,可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近年来,该村通过入股光伏发电站、青叶集团等经济实体,依托龙头企业或合作社,推动集体增收。2017年引进葛洲坝电力集团,流转山场1434亩,建设50兆瓦光伏电站,不仅每年付给村民山场租金近45万元,还带动村民务工,村集体也获得年收益11.28万元;悬剑山景点、劳模山庄、茶园基地是高湾村丰富的旅游资源。该村通过延伸采摘休闲、养生小院、田园体验等服务,吸引合肥一家养老机构来村投资开发,村集体收益预计可达16万元。

没有人才支撑,乡村振兴只能是一句空话。2020年1月份,该村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刘静被村“两委”亲情感召,决定回村投资兴业,成立金寨县欣畅服饰辅料有限公司,带动30余名留守妇女就近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7人。村里利用项目资金121万元建设厂房租给该公司,公司按照投入资金的6%给予分红。

村容村貌换新颜

2017年以前,高湾还是个集体经济“空壳村”。该村从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入手,择优选拔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返乡青年充实到村干部和党员队伍中。2018年,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从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中选拔人才,换届后的村“两委”班子成员中有4名是“90后”,平均年龄27岁。在项目争取、土地流转、协调服务、矛盾化解中,村“两委”干部主动作为,对投资人和创业者给予政策范围内的最大优惠;推行“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把分散经营的村民聚拢起来,打造了四季春茶业专业合作社、山河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

1610088883(1)

产业发展渐兴旺,村容村貌换新颜。走进高湾村,满眼绿意,村居清新,宁静中蕴藏活力。今年31岁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杜鹏告诉记者,近年来,高湾村先后投入资金3550万元,建设产业和民生项目45个;依托民生项目,村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了大幅提升。“新建了为民服务中心、旅游接待中心、文化广场、停车场;铺设饮水管道3.5公里,解决2000多人的安全饮水问题;铺设污水管道3370米,实现污水收集率达95%以上;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733户,占应改户数的100%。”(安徽日报党媒云乡镇融记者 冯长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