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联社坚持“立足三农、服务小微”定位不动摇,带领全省83家农商银行加大相关领域信贷投放,持续创新金融服务产品,立足自身职能全力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目前,全系统共发放长三角项目贷款207户,金额合计40.2亿元。
及时制定三年行动规划
成立了推动安徽农商银行系统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安徽农村商业银行系统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出台包括7大方面的26条具体措施,明确2021-2023年贷款年均增量不低于1000亿元,到2023年末,信贷总规模达到12000亿元,确保涉农、小微企业以及战略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和绿色领域贷款逐年增长,全力为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强化产业转移金融服务
结合实际,引导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地农商银行加强一体化协作和金融服务,积极参与和支持安徽自贸区建设以及同长三角一体化的联动与衔接,重点支持杭州-黄山、徐州-宿州-淮北等省际毗邻地区发展,全面助推“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聚集区”“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
全面对接来皖企业需求
对江浙沪来皖投资企业实行名单制管理,尤其是去年疫情以来,通过“千名行长进万企”“金融服务家家到”等活动主动上门了解企业需求,全面掌握原材料及产品销售、上下游链条变化等情况,采取无还本续贷、展期和延期还款付息等方式为企业量身打造金融纾困方案。2020年以来,全省农商银行累计对接中小微企业3万多户,授信85.73亿元。
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服务
一方面,着力完善线上信贷服务,与省工信厅联合推出面向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数字化信贷产品“金农企(商)e贷”;另一方面,突破抵押担保瓶颈,推出“园企·金桥贷”、“在建工程抵押贷款”等信贷产品,提升信贷资金的可获得性,支持地方企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此外,积极探索全产业链融资服务模式,如马鞍山农商银行与当地产业链核心企业——欧冶链金再生资源公司对接,为马钢利华金属公司成功办理全国首批供应链票据贴现业务。
探索深化区域金融合作
一方面,加强系统内农商银行内部合作,建立互联互通机制,对产业链条核心企业的融资需求,加强贷款联合管理、联合监测,采取多家农商银行合作发放银团贷款的方式,制定统一的风险管理和授信方案;另一方面,加强同长三角地区外部金融机构合作。
一是积极协助企业融资。如安庆农商银行对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债券融资支持16.3亿元;马鞍山农商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4亿元,用于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污染防治、清洁能源、水资源设施以及能源项目。二是发展金融市场业务。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农商银行已与长三角地区超过30家金融机构开展了金融市场业务合作。(省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