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田营镇:金融“活水”浇灌乡村振兴之“花”
来源: 李海琛 2021-08-31 16:16:50 责编: 李伟 胡明兵 夏朝阳

微信图片_20210825224859_副本

“咱们这西红柿完全是自然成熟,不催熟、不用药,纯天然无公害,都说能吃出小时候的味道呢!温行长,你吃个尝尝,没有你们的支持,就没有我今天的产业规模。”近日,界首市田营镇村民姜丽娜的蔬菜大棚里传来阵阵欢笑声,她摘下一个熟透的西红柿,高兴地递给前来进行贷后回访的田营农村商业银行行长温奎。

姜丽娜今年41岁,脸色黝黑,从外表看就知道是个庄稼好把式,与众不同的是她有敢想、敢干、敢闯的精神。在同龄人纷纷随大潮外出打工、进城务工的背景下,她却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她说:“种田种得好,地里长元宝;只要走对路,同样可致富。”早些年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为提高收入,她开始种植蔬菜,由于人勤快,脑子活,肯钻研,她种出的蔬菜,不管是辣椒、黄瓜,还是白菜、大蒜,产量高,品质好,一到市场上便成为抢手货。

2017年,姜丽娜想流转土地进一步扩大蔬菜种植规模,但缺乏流转土地的资金。得知这一情况后,田营农商行主动上门,对她进行评级授信。在配合完成信息采集等相关流程后,姜丽娜很快获批了50万元的贷款授信额度。她通过安徽农金手机银行申请了10万元贷款,仅用5分钟时间,贷款资金就打到他的账户上。

“你们信用评定工作真管用,我在安徽农金手机银行上就能申请贷款,并且贷款资金很快就打到农金卡上,十分方便,感谢你们的支持,帮我解决了燃眉之急!”说话的是魏窑村种植大户刘艳涛。

和姜丽娜相似,刘艳涛也是上述政策的受益者。年轻时不甘心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生,她就出外闯荡,通过努力闯出了一条致富路。2015年,她流转千亩土地种植景观林,并发展林下草药种植,成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种植药材,经过多年的打拼,她的产业越做越大,并因“药材”和田营农商行成为了朋友。田营农商行累计为刘艳涛发放贷款超320万元,见证了刘艳涛的林下中药材种植产业规模逐渐壮大。

不忘“先富带动后富”,在种植规模越来越大之时,刘艳涛为当地村民免费提供种苗、传授种植技术并负责回收药材,带领当地村民逐步脱贫致富。现在,刘艳涛种植药材1000余亩,带动100多户农民脱贫,人均年增收7000余元。“感谢咱农商银行对我的长期支持。在你们的支持下,我的产业规模越做越大。”刘艳涛感慨道。

刘艳涛的林业种植产业正是田营镇重点支持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之一。笔者了解到,近年来,田营镇坚持把“金融支持+产业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来抓,坚持以项目理念和产业链思维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在金融“活水”的滋养下,林业、中药材种植、剁椒生产等特色农业产业实现由小变大、快速发展,田营镇产业旺、乡村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据悉,截至今年8月,田营镇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449万元,涉农贷款余额超过1.3亿元。下一步田营镇将积极对接上级政策,联合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为破解“三农”融资难题、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有效助力当地农业发展、农户致富。(安徽日报农村版通讯员 李海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