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沪苏浙一对一帮扶皖北8市的消息备受关注,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迎来新契机。
金融是血脉,赋能地方经济责无旁贷。记者连日来在皖北走访时发现,通过党建搭台,各地农商银行将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业务发展优势,有效整合各方资源,畅通融资血脉,用真金白银驱动地方经济发展。
来自省联社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末,皖北地区农商银行各项贷款余额4386.30亿元,比年初新增512.38亿元,为推动皖北地区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党建共建,银政互动壮大特色产业
初冬时节,在素有“芦蒿之乡”的阜南县新村镇,合心家庭农场负责人周俊芳正组织农户采摘芦蒿。大棚内泥土的气息混合着芦蒿的清香,沁人心脾。“有政府、农商行联手支持,我种植芦蒿没有顾虑。”说起创业经历,致富带头人周大姐颇有感触。
周俊芳早年在外地务工。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上学,她于2014年返乡创业。起初种植花卉,收入不太理想,后来镇政府提供政策、技术引导她种植芦蒿,资金紧张时,农商银行又上门给她办理了芦蒿贷,她的事业这才真正起色。周俊芳坦言,“正是有了政府和银行撑腰,我才有了今天的发展势头,现在种植规模达到50亩,年纯收入30万元。”
小芦蒿如何变身大产业?阜南农商银行新村支行与新村镇政府坐到了一起,双方签订了党建联盟协议,以党建共建为纽带,加强银政交流互动,携手解决芦蒿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为配合地方产业发展规划,新村支行经广泛调研,推出定制信贷产品——芦蒿贷,至今累计向326户芦蒿种植户发放贷款9359万元。
新村镇镇长刘嘉豪表示,以党建共建为平台,政府与农商银行建立了常态化沟通机制,共同为地方特色产业把脉问诊、解决难题。
目前,新村芦蒿种植面积近2万亩,产值达到3亿多元,前不久,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与此同时,阜南农商银行通过与县直部门、乡镇政府签订党建联盟协议,进一步延伸基层党建金融服务触角,“辣椒贷”“黄牛贷”“柳编贷”“芦蒿贷”等一批特色信贷产品相继出炉,有力解决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题。
党建聚力,银企互动化解融资难题
“工厂二期已全面开工,公司现在急需用钱,贷款到期后筹措过桥资金是个难题。”在淮北市煤化工产业园区,安徽瑞柏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辉说出了内心担忧。
“对于运行平稳但又急需用钱的企业,农商银行将大力支持,采取无还本续贷方式,减少企业资金占用,你们尽管放心大胆干。”淮北农商银行烈山支行行长禹迪的回复斩钉截铁。
数月前,淮北农商银行也同样给王总吃了一颗“定心丸”。今年前三季度,由于原材料价格疯涨,瑞柏公司原本富裕的流动资金立马紧张起来。“原材料醋酸价格翻了一倍,高峰期涨到了每吨8000多元,这个涨幅大大超出预期。”王辉告诉记者,多亏了农商银行及时派员上门走访,给予信贷支持,确保了企业生产经营不中断,现在醋酸价格呈走低趋势,这道坎算是跨过去了。
银企频繁互动,企业需求快速响应,这是淮北农商银行发挥党建优势的具体体现。今年以来,该行积极践行农信“背包”精神,将支部建到基层,建立了由近百名党员青年组成的14支金融服务队,广泛深入企业、车间、工厂走访调查,及时掌握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资需求。
一次次上门走访中,淮北农商银行决策链短、机制灵活、办事效率高的特点让不少企业主印象深刻。“只要有信贷需求,客户经理随叫随到,放贷不拖泥带水,关键时候给了我们信心。”淮北市星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法人奚添豪感慨道。据介绍,该公司2018年落户,建设周期长,加上受去年疫情汛情影响,到今年4月才开始生产,投产前,流动资金告急,农商银行第一时间授信100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以党建共建为契机,淮北农商银行整合政府、园区、担保公司等力量,积极组织、参加各类银企对接会,创造更多与企业主交流互动的机会。至11月末,该行各项贷款较年初增加14.88亿元,增幅17.97%,持续为实体经济“供氧输血”。
党建引领,银村互动疏通金融脉络
自年初从农商银行回来后,种植户李晓侠腰杆子都硬了。
在涡阳县西阳镇S309沿线,李晓侠流转土地300亩,种植有桃树、梨树、草莓以及各类蔬菜。多年来,她在种植规模逐步扩大的同时,不时也遭遇资金短缺的掣肘。这不,年初建大棚要花一大笔钱,李晓侠又犯起了愁。
“我找到了涡阳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对我说,系统自动给我匹配了33.5万元的贷款额度,随时都可以申请放款。”这位常年埋头干农活的女汉子既诧异又惊喜。
李晓侠收到的这份意外惊喜,其实是银村互动的成果。按照“党建引领、信用开路、金融惠农、互促共赢”的思路,近年来,涡阳农商银行积极对接行政村,在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整村授信”。
“整村授信”主要是通过信息采集,为每户村民建档立卡、评级授信。涡阳农商银行西阳支行行长李维良形象地说道,被预授信的农户相当于在银行有一笔“备用金”,可以随时支用,让贷款像存款一样简单。
“从没想到办贷款这么方便,下载一个手机银行,手指点一点,贷款直接就到了个人账户。”李晓侠兴奋地说,有了农商银行做后盾,她打算办一届桃花节,打响合作社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上门采摘。
“整村授信”主战场在农村,离不开村两委的鼎力支持。今年以来,涡阳农商银行联合村两委召开了155场资金对接会,寻求村干部、村民组长、村支部党员和具有影响力的村民代表配合,将他们发展为金融服务联络员,推广以纯信用为主的“金农农e贷”,共为5800多户农户办理贷款4亿多元。
眼下,“整村授信”在皖北遍地开花。截至11月末,皖北地区23家农商银行开展“整村授信”业务,与1346个行政村签约,建档农户信息41.77万户,授信农户16.95万户,授信总额102.58亿元,累计向4.08万农户发放贷款32.50亿元,贷款余额24.50亿元。(安徽日报农村版记者 白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