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大庙镇大棚改造再焕“生机” 变身村民“聚宝棚”
来源: 赵秋宁 2022-04-18 11:09:47 责编: 许雅婷 许梦源 张波

4月中旬,天气转暖,在凤阳县大庙镇高陈村,一片整齐敞亮的温室大棚映入眼帘,大棚内一排排的桃树苗、一株株翠绿的瓜藤充满生机、暖意融融。

这片大棚是2016年建成的扶贫项目,最早承包给群众种植蔬菜,有效帮助群众实现脱贫增收。由于原大棚已运营近5年之久,其间还遇到暴雪的袭击,大棚已经有多处损坏,如果不进行整体维修改造,很难发挥产业项目的效益。

2021年12月承包到期后,为更好地利用大棚发展产业,大庙镇高陈村一方面多方调研适宜大棚生产的产业项目,走访周边大棚种植经营能手,找到经验丰富的大棚经营户,经双方沟通达成共识后,重新签订了大棚承包经营协议。另一方面多方协调争取,完成了大棚项目的资产核减,对老旧破损的覆膜进行了维修,改造了大棚钢架结构,并加装了手动卷膜器等设施,以方便控制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几经努力,高陈村的大棚项目又恢复了“生机”。

“桃树大棚目前占地共26亩,有30个棚室,其中8个长棚、18个中棚、4个小棚,每棚栽植桃树3行、株距1米,待生长至年底,可间隔移栽1株,利于壮苗。”大棚经营户告诉我们,目前,棚内已栽种甜黄桃2086棵,第二年就可结果,亩产约1600斤,第三年后可稳定在亩产4000斤以上。为了增加收益,大棚经营户充分利用大棚空间,采取立体种植的模式,棚内间种西瓜、甜瓜等瓜果蔬菜。

“我们有多处大棚桃树种植点,这种桃子的销量一直很好,供不应求,主要销往南京、滁州、蚌埠等地的大型超市。”大棚经营户司常群说道。

规模大棚种植长年需要劳动力,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前期栽种桃树时,大棚经营户司常群就找来周边的村民,一天工资150元。“我们一天工作8小时,在家门口干活,也不耽误自家生产,又能就近务工增加收入,大伙都乐意。”一位村民笑着说道。

大庙镇重新盘活大棚种植产业项目,既能够增加高陈村集体收入,又能带动脱贫户进棚务工、稳定增收,实现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赵秋宁)

    相关新闻